汽车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汽车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行业学院。学院于2012年5月,由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政府及汽车行业企业三方共建成立,在机械工程学院下运行。为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于2016年3月开始独立运行。

学院下设汽车服务工程系、材料加工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新能源汽车工程系等四个系(部),开设新能源汽车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及汽车服务工程四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82人,与常州大学、苏州大学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6人,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授6人,副高级职称27人,博士50人,具有两年以上企业研究经历教师20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3人、苏州市紧缺人才计划1人,青蓝工程学术骨干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

学院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注重通识、融入业界”为指导,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周边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人才培养规模逐年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包括奇瑞捷豹路虎、丰田研发中心、延锋国际、长城汽车、英特模、华东汽车、昆山沪光、常熟汽饰、烨辉中国等大型整车及零部件厂、汽车设计、汽车后市场在内的汽车行业企业认可,近80%毕业生服务于苏南及其周边相关企业,逐步成为了苏州大市区域内应用型汽车工程和材料加工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建有省级汽车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省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车用氢燃料电池集成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重点实验室、校级汽车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先进材料制造研究所等学科研究平台。学院拥有各类专业实验室52个,实验室面积84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近4300万元。学院教师借助各类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学研究,近三年,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6项、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9项、苏州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项、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210项,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5篇,专利授权170项,获批江苏省车用氢燃料电池集成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广泛与周边汽车行业企业的合作,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与学科研究、技术服务合作并行的区域服务局面。

学院一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平台下设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飞思卡尔智能车队及大学生金相技能训练平台,超过30%在校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学科竞赛训练。学院广泛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拓宽人才培养国际视野。

办学特色▲

汽车工程学院作为以“面向行业”为基本特征,并由“行业学院”发展起来的独立二级学院,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常熟汽车产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是汽车工程学院的立院之本和价值所在。目前,学院主动适应汽车产业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发展,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我校“新工科”的专业布局。

学院一贯注重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建立跨学院、跨专业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打破资源配置及工作壁垒,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汽车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已与包括奇瑞捷豹路虎、丰田研发中心、延锋国际、长城汽车、英特模、华东汽车、昆山沪光、常熟汽饰、烨辉中国等知名企业在内的40余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来百余名毕业生进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并有多名同学赴英国考文垂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等境外高校留学深造,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7%以上。


专业介绍


1、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和汽车电子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车辆工程设计制造基础、敏锐的创新思维、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在整车、零部件等生产或研发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或系统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规格要求:

1.知识结构: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汽车工程、汽车试验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2.能力结构:经过本专业领域工程实践系统训练,掌握本专业的产品设计所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汽车设计、制造、系统开发、试验、检测、管理等方面工作。



2、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和模具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形加工及其控制工程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材料成形加工的生产第一线从事焊接、冲压、锻造、轧制等行业的应用开发、工艺制订、生产检验、设备设计、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本规格要求:

1.知识结构: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科技写作能力。较系统地掌握金属材料成型的基础理论及各类材料成型工艺的专业知识和有关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接受材料性能及检测、工程计算和绘图、外文资料阅读与翻译、文献检索、语言文字表达等现代工程师技能的基本训练。

2.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具备从事各种材料成型的生产工艺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使用和维修材料成形设备的基本能力。

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材料成形加工领域内的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应用研究、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3、新能源汽车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以及新能源汽车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在汽车行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匹配、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特别是车用氢燃料电池的设计与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特色:创新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建设氢燃料电池创新研究中心,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依据OBE理念,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优质学科、重点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为载体,打造新型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车竞赛团队,锤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事汽车设计、制造、系统开发、试验、检测、管理等方面工作。